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 沪市建筑企业全面助力经济发展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2-10-21
328

近期,随着三季报披露逐渐拉开序幕,沪市建筑企业也纷纷公告经营数据和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建筑企业前三季度经营情况总体稳中向好,新签订单再创新高,重大在建项目加速推进,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多家沪市建筑企业三季度预喜 新签订单再攀新高

10月18日,沪市公司四川路桥、浦东建设均发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两家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双双预喜。至此,沪市已有四川路桥、浦东建设、精工钢构、交建股份共4家建筑企业业绩预喜,前三季度分别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0.11亿元、4.15亿元至4.35亿元、6.44亿元至7亿元、1.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54%、27.65%至33.8%、15%至25%、46.41%。

业绩稳定增长的背后,行业景气度提升、新签订单不断增长、在建项目加速推进,成为多数企业共同提及的原因。例如,四川路桥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0.11亿元,同比大增74.54%,与国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公司不断强化市场开拓和经营能力、在手订单充足、优质施工项目增多密不可分。

新签订单方面,沪市建筑企业表现同样亮眼。据统计,目前已有7家沪市建筑央企公告前三季度经营情况,分别为中国建筑、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中冶、中国化学、中国核建和中铝国际,前三季度新签订单合计5.4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6%。在新签订单的具体领域方面,中国建筑前三季度新签基建建设订单6675亿元,同比增长30.9%。同时,新能源基建领域建设加速,中国能建前三季度新签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订单2668.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8.32%;中国电建前三季度新签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业务订单合计4723.01亿元,占公司新签合同总额超六成。

落实鼓励基建政策 沪市建筑企业增长动力充沛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必备条件,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数据显示,2021年年底,我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其中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446.6万公里,机场和航线数量分别为250个、5581条,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2.8万公里,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659个。

“十四五”开局以来,“稳增长”成为宏观政策的重心。一系列政策表明,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着力点,已成为既关系当前稳增长、又关系我国实现现代化长远目标的重大而紧迫任务,必须全力抓紧抓好。

上交所作为服务国民经济的主要阵地,汇集了一大批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今年上半年,沪市建筑行业表现也比较亮眼。2022年上半年,沪市建筑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7万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归母净利润944.74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八成以上实现盈利,半数以上实现收入正增长。尤其是建筑央企发挥了“领头羊”作用,2022年上半年,沪市11家建筑央企合计实现总营业收入3.40万亿元,净利润875.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成为落实鼓励基建政策的主力军。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 积极落实国家战略

重大项目是实现“稳增长”的基石和动力来源。前三季度,沪市建筑企业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机遇期,加速推进重大项目,积极落实区域协调、乡村振兴、民生工程、“双碳”目标、新基建等重大国家战略。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沪市建筑公司也积极为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近日,中国电建承建的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在建最深顶管从地下30米顺利穿越琼江,提前35天顺利贯通,标志着该工程成功完成了最难最深顶管施工挑战,进入了全新的工程建设阶段。作为国家“172”重大水利项目、国务院同意实施的2020-2022年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总投资143.45亿元的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将惠及渝西11个区和重庆高新区近千万人口,受益面积达1.18万平方公里,是重庆市历史上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渝西地区缺水现状,优化供水格局,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切实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和水生态环境,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支持乡村振兴方面,今年以来,沪市建筑公司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助力乡村展新颜。2022年6月30日,四川路桥承建的凉山金阳河三峡连心桥建成通车,为彝族群众架起乡村振兴“快速通道”。金阳河三峡连心桥项目作为《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的重要工程之一,肩负着改造金阳县新旧城区交通路网的重任,也是激活金阳县新城发展潜力、助推当地打造发展新空间、构建发展新格局的重点工程。自2017年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团队通过自行研发的自爬式多功能提升系统,将原有6-7吨的联合起重能力提升至64吨,成功破解了高空重装吊运难题,并荣获“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绿色交通智慧创新奖”。同时,还先后研发出超声波智能控制多点水平提升监控系统、无轨轻型液压爬模等国家级专利15项。大桥通车后,将原本1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成几分钟,打破了金阳的交通壁垒,解决了彝族老乡“山路远、运输难”困扰。(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


声明:本栏目仅作为投资者教育用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东吴证券力求本栏目所涉及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